2011年9月11日 星期日

眼睫毛倒生症狀

睫毛倒生會刺到眼球,可使嬰孩經常眨眼流淚,嚴重者更可刺傷眼角膜,使眼睛發紅及怕光。


眼睫毛倒生成因:
眼睫毛倒生可以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先天性睫毛倒生即出生時睫毛倒插,通常出現於下眼皮。後天性睫毛倒生一般是由眼瞼發炎、砂眼等眼疾改變了睫毛的生長方向而引致的。

眼睫毛倒生治療:
孩子患有眼睫毛倒生,眼科醫生會按情況按受治療。輕微者須使用潤滑眼藥膏即可,嚴重者須接受手術矯治。

眼睫毛倒生手術:
如果只有幾根睫毛倒生,眼科醫生可以將倒生的睫毛由眼皮直接切除。若睫毛倒生的範圍較大,便需要以手術將眼瞼緣向外翻轉改變睫毛生長方向,以避免復發。

參考資料: eye-check.org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眼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9月9日 星期五

眼瘡成因

眼瘡俗稱「眼挑針」,即眼瞼內生出的小粒。成因為眼瞼毛囊之皮脂腺被堵塞或感染細菌。常見病徵為長出膿疱、膿瘡或膿腫,並出現紅腫或流膿等。佈滿細菌的日常用品,例如毛巾和手也有機會引起細菌感染。除以以外,睡眠不足、疲勞過度等也會因抵抗力低而受到感染,出現眼瘡。由於BB經常捽眼,所以生眼瘡的情況很常見。

眼瘡預防:
為預防眼瘡,建議家長定時為孩子洗手,教導他們不要捽眼,並避免被不潔的手或毛巾接觸眼睛。

眼瘡治療:
如患眼瘡,不應強行擠壓,否則可使膿瘡增大或擠入血內,使細菌入侵身體其他部分。患者應見眼科醫生,按需要接受治療。常見治療有二:
使用抗生素眼藥水或眼瘡藥膏(家長應先咨詢眼科醫生意見,才使用藥物。)
進行割眼瘡手術,於眼瘡上割一小傷口,擠出膿瘡。

參考資料: eye-check.org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眼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9月8日 星期四

眼睛敏感

空氣質素問題,出現眼睛敏感的人日漸增多。有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訪問了五百一十一名,十八至六十歲過去一年曾出現眼敏感徵狀的患者,結果發現,有三成二的受訪者眼敏感的徵狀最少每周出現一次,當中主要是眼癢或是眼痛,通常靠滴眼藥水紓緩。

眼睛敏感症狀:
眼敏感常見症狀為眼睛痕癢、眼痛及眼腫,兒童會因而經常貶眼及捽眼。時常眼敏感可引致入睡困難、情緒欠佳及學習進度緩慢,嚴重則可引致眼睛發炎、皮膚、角膜或結膜受損,長遠損害視力。

眼睛敏感預防:
為預防眼敏感,應減少接觸致敏原。寵物毛髮、塵蟎、地顫、單和窗簾布上的塵蹣等等均可能是眼敏感的致敏原,眼科醫生建議家長可定期以消毒藥水清潔家居,以六十度的熱水洗單和窗簾,減少出現敏感。有眼敏感的孩子盡量避免飼養寵物和不要蓋地顫。

眼睛敏感的處理:
眼睛敏感時,應避免孩子捽眼。如家長發現子女可能患有眼敏感,不應自行購買藥物及眼藥水,避免延誤病情和錯用藥物(如類固醇),而出現副作用,傷害眼睛。家長須及早帶子女見眼科醫生,接受適當治療。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眼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預防視網膜脫落


一種名為Argon Laser 的激光治療,是預防視網膜脫落的唯一方法。這種激光做法簡單,每隻眼睛大約需時十分鐘,病人坐在激光儀器前,滴了麻醉眼水後,便把一個激光鏡放在眼球上,引導激光通過角膜、晶體及玻璃體,直達視網膜,令激光在視網膜上產生類似發炎的效果;三星期後,那些接受過激光治療視網膜退化的地方及小洞的周圍將會穩固下來,防止視網膜繼續惡化。

接受Argon Laser 激光治療後,漂浮物及閃光的情況或會繼續出現,因為仍有退化及小洞存在,不過情況已受控制,不會惡化不去而變成視網膜脫落。病人須每年定期接受檢查,確保視網膜其他未接受激光治療的部位沒有出現退化問題。

視網膜脫落的病徵同樣會出現飛蚊或閃光,它們突然大量增多,視力也開始受影響,如像銀幕慢慢垂下來,漸漸看不見東西,造成失明的時間由幾天至幾星期不等,視乎脫落的速度。Argon Laser 激光治療只可用在未脫落的視網膜上,如果已經脫落,就只有動手術,把穿孔用海綿體封閉,撫平視網膜視網膜脫落的復原時間漫長,有些個案長達半年或一年,如果黃斑點也脫落了,視力會大不如前。如果脫落的時間太長,視網膜收縮了,手術可能不成功,最終不幸失明。

任何近視病人,無論有沒有病徵,都應該定期到眼科醫生進行擴瞳檢查視網膜,診斷視網膜的情況。醫生便可以根據病人的情況,作出診治或定出將來需要檢查的頻密程度。須知道病徵輕微或普遍,並不反映病情的嚴重性。

參考資料: 21世紀近視療法話您知》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眼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常見成人眼疾 - 白內障、青光眼


白內障 (Cataract)
白內障即眼睛內晶狀體變得混濁,影響視力。主要成因成眼睛老化,其他成因包括外傷、藥物影響及糖尿病等。其病徵包括對強光敏感、出現多影現象及顏色晦暗淡不清等。

眼科醫生將因病人需要施行手術,在角膜附近開小切口,不須打針及縫線,打散及去除混濁晶狀體,再植入人造晶體。人造晶體有很多不同選擇,包括透明、黃色、改散光、近視遠視老花的晶體。


青光眼 (Glaucoma)
青光眼眼球壓力過高,破壞視覺神經,使視野及視力下降。正常眼壓是20mmHg以下。

青光眼分急性及慢性。急性青光眼為急性眼科疾病之一,患者眼壓急升,令視力下降,眼球劇烈脹痛及充血、角膜混濁及水腫,有機會出現頭痛及噁心,可以在數小時內失明,必須立即治療。內慢性青光眼患者將失去內側視力,然後視覺神經細胞壞死,在數天內最終完全失明。

眼科醫生會因病人情況作治療,急性青光眼主要用手術或激光,慢性可用眼藥水。惟治療只可保存僅餘視力,為減少損失,建議每年約見您的眼科醫生,及早檢查及接受治療。




參考資料: www.eye123.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眼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隱形眼鏡有分硬鏡片和軟鏡片兩種?


隱形眼鏡有兩種:硬鏡片和軟鏡片。硬鏡片是用硬的塑膠物料造成,這類鏡片用來矯正兼有散光近視效果非常好。不過,現今已較少人使用硬鏡片,因為硬鏡片不及軟鏡片那樣舒服。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配戴硬鏡片反而較「安全」,原因是用者由於不適而不會長時間配戴,反而讓眼睛有更多休息的機會。而硬鏡片又分為兩類:傳統舊式的不能透氣,及近年發明的透氣硬鏡片,可延長日間配戴的時間。

軟鏡片用軟塑膠物料造成,配戴比較舒服,已廣為人普遍使用。由於透氣性高,人們傾向戴較長的時間。事實上,透氣性特高的一些鏡片,理論上可整天配戴而不會造成不適。不過,如果隱形眼鏡是同時矯正散光的軟鏡片,由於必須加厚部分鏡片來中和散光,氧分的透氣程度因而減低,要留意減少配戴時間。

透氣硬隱形眼鏡的鏡片設計,像海綿般有細孔,讓水和氧份通過,但與此同時,塵埃以及眼淚分泌出來的蛋白和脂肪,亦會阻塞這些細孔通道,減弱鏡片輸送氧份的能力。

做好隱形眼鏡
以下是清潔隱形眼鏡的標準步驟(別忘記洗手):先用清潔劑清洗鏡片上的微粒,作用如同肥皂。將眼鏡浸在消毒藥水裡,讓鏡片保持無菌狀態。鏡片在任何時間都需要水份。每週使用蛋白清除劑來清除塞在鏡細孔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很難清理,需要酵素將它們分解成更細的粒子,才得以清除。


戴眼鏡前,須使用生理鹽水去除浸夜殘留的消毒劑。如果沒有生理鹽水,可以人造淚水代替,理想做法是使用不含防腐劑的產品。這些人造淚水非常有用,當配戴隱形眼睛時眼睛感到乾澀,便可用來濕潤眼睛。人造淚水在配戴或除去鏡片後均可使用。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眼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隱形眼鏡一些基本認識

隱形眼鏡的原理是把鏡片放在角膜上,以改變角膜弧度,就好像戴上一頂帽子,鏡片緊貼我們的角膜,內層必須與角膜形狀相合,而外層則是較平面的弧度,幫助把焦點在折射後,往後移到視網膜,中和近視情況。隱形眼鏡比有框眼鏡的鏡片薄很多,加上緊貼眼球,可與眼球同時移動,特別是對深近視患者而言,影像的清晰度優勝得多,失真程度很低,視力的質素較高。市面上的隱形眼鏡最多可以大約配一千五百度近視及二百度散光以下。

在我們決定配戴隱形眼鏡前,必須先問自己,為甚麼選擇隱形眼鏡,並且要了解隱形眼鏡的缺點和後遺症。以下是你必須知道的一些基本資料:
1.      隱形眼鏡是塑膠製造的異物,放入眼睛裡,無論是第一次以至每一次配戴是,都會引致異物性發炎。這些發炎或很輕微,甚至難於察覺。我所指的當然不是甚麼嚴重的感染或角膜磨損。

2.      隨著時間過去,配戴隱形眼鏡十年或二十年後,這樣的發炎日積月累後,眼睛便變得越來越乾,乾也會引起更多炎症,發炎又再令眼睛越來越乾,造成惡性循環。

3.      由於有隱形眼鏡膠片遮蓋了眼睛,氧氣難以由空氣直接輸送到角膜,這會令眼角膜缺乏氧氣,氧氣只可從血管輸來,所以結膜會生長出一些新增小血管來供應氧氣到角膜,眼睛因而出現所謂的紅筋,以及變得過敏易紅。

4.      上述第二及三點情況,令配戴隱形眼鏡變成有「生命期限」,即是說,保養、清潔等工夫做得好的話,或可戴二十年,做得不妥當的話,可能幾年後便不能再配戴,因為每次戴上隱形眼鏡,眼睛都會變紅和感到不適。

嚴重的併發症,例如角膜磨損、細菌感染、病毒、真菌及亞米巴蟲感染等,均有可能發生。為了保護眼睛,配戴隱形眼鏡必須做好清潔工作,並要經常更換新鏡片。


參考資料: www.eye123.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眼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